根據預測,株洲中心城區2017年大部分路段將飽和,2019年將全面飽和。為此,方案擬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架、常規交通為網絡、輔助公交為補充、慢行交通為延伸的復合交通體系。將城際鐵路、地鐵、電動公交、自行車等充分利用,構
株洲《中心城區城市設計》初步方案近日亮相。根據該方案,株洲遠期將建設1號、2號地鐵線。據了解,來自國內外的近20名規劃專家對此方案進行了探討,并提出不少修改意見。株洲方面將盡快完善方案,落實近期規劃。 據悉,該方案規劃范圍總面積達12.2平方公里,其中核心區面積為2.8平方公里。方案對株洲中心城區的產業結構、業態布局、用地功能、交通組織、城市形象等進行優化提升,以增強中心城區對城市發展的帶動力。 根據預測,株洲中心城區2017年大部分路段將飽和,2019年將全面飽和。為此,方案擬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架、常規交通為網絡、輔助公交為補充、慢行交通為延伸的復合交通體系。將城際鐵路、地鐵、電動公交、自行車等充分利用,構筑一張綠色交通網。 方案提出2025年至2030年,株洲要全面建成兩條地鐵線:一號線經神農城、黃河路口、長江廣場、株洲大橋貫穿河東河西。二號線與現建設路大致平行,連接紡織路、七一路、中心廣場、株洲火車站、人民路等繁華地段。兩條地鐵線呈十字交叉,貫穿整個中心城區,并在此交會,站距設置500至800米。方案設想地鐵線于2019年啟動建設, 2030年全面建成。 同時,方案在各主要干道設置有軌電車并新增慢行交通專用過江大橋,如有需求還將建設沿江路隧道。方案設計2025年擬開建兩條隧道。公園路跨江隧道為東西向,主通道東起紅旗路-白云路交叉口,西達珠江北路。沿江路隧道,北起紡織路路口,南至港口路北。